close
   如果說,文字真可以是一個有形擁有破壞和安撫的力量,那我想告訴你們,我真的被這本書感動了,無論是被安撫還是算被破壞。



我多久沒有在兩天半的時間中,看完長達五百多頁的小說,而且竟然在火車上,讓自己不爭氣也不顧形象的淚掉下來。我不知道是因為文字的力量太巨大,還是故事讓我太感動。


太多在描述納粹時期 (在這個時期的德國政府硬生生的把人群分類,分成了德國人和猶太人) 的事件和故事時都是猶太人的立場出發,這樣的視線會讓人延伸出更多的同情,也更加的憎恨那時由希特勒領導的德國政府。這本書描寫視野不是以猶太人和高高在上的德國人做出發,而是一群活生生在過日子的德國人民、德國窮人。


人民和政府高層在我眼中是不同的人種。人民是活生生的,人民的生活是圍繞著綜合的事物。早在納粹時期開始時,德國人和猶太人早就生活上是互依互存,生活在很多地方是一起的。他們有更多的人,雖然是不同人種,但在相同的地方生活,有著相同的背景和故事,所以建立起了堅不可摧的友誼。


書中的女主角,是個德國人同時也是養女。是個生在納粹時期的德國公民。她是個窮人家中的養女,因為領養她可以多少得到一些政府的補助金。雖然如此,但那些錢也不夠她養父母及她可以吃飽,只夠勉強渡日。幸而,她的養父母也並是個不疼愛她的人。


書主要是說明文字對女主角的無名的吸引力量,經由一本本的書及書中的文字,連貫出女主角在當時生活的德國。在不安定的生活中,不只是猶太人有生存的危險,連德國人民也有。雖然他們的日子困苦,但他們更同情的生命受到脅迫的猶太朋友,畢竟他們只是吃不飽,但是生命並沒有太多的危險要避免 (比起猶太人) 唯一會讓他們快速擁有生命危險就是包容和同情猶太人,所以他們不能顯露出來。


文字,在女生角的生活中,擔任重要的角色。它是讓女主角成為在學校被同學嘲笑和修女處罰的原因,同時也是讓他和養父增進情感的因素。它更成為了女主角了解鎮上鎮長夫人和其他居民的故事,甚至成為在第二次大戰中躲在同個地下防空洞的鄰居心中撫平不安的良藥。


文字,讓她開始成了偷書賊,最終也救了她一命。
用死神這樣第三人角度來描述和女主角相關人物的故事,也包括的女主角的人生。我只能說,如果連死神都覺得 "人類,在我的心頭縈繞不去。" 那故事,也會在我們的心中縈繞不去,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P.s  "" 和 "安妮的日記" 是我看過的書中,同時期由猶太人視角出發的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r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